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帮助中心 | 站内地图 |
关键词: 乐山 乐山旅游 峨眉旅游 乐山小吃 乐山周边景点
乐山旅游网
您当前位置:乐山旅游网 >> 新闻速递 >> 浏览文章

新华社记者眼中的峨眉山峨眉和尚的三件宝

2012-1-30 16:04:45 不详 佚名 【字体:

点击浏览下一页

佛牙

点击浏览下一页

贝叶经

点击浏览下一页

铜印

 

  新华社1987年1月23日电(作者蔡常维)不久前,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在峨眉山上的千年古刹某寺中小住了一晚。当晚,皓月当空,禅屋生辉,手捻佛珠的老和尚看我一身戎装,视为可靠之人,特意让我看了该寺的三件宝。只见老和尚颤颤巍巍地捧出了三个木盒,逐个把严严实实的包裹打开,珍藏多年的宝贝便呈现在眼前:一件是长宽各十三厘米的古铜印,这是明代万历皇帝赐给该寺的御印,正中刻有篆文“普贤愿王之宝”:另一件是“佛牙”,呈金黄色,中渗紫色条纹,光润似玉:最后一宝是一部梵文贝叶经,六万九千七百七十字的《华严经》,全用梵文写在一种黝黑的树叶上,使人如看天书一般。
  这三件宝,珍贵在哪里?有何价值?单凭看一眼,没经过考证,不敢妄下结论。但峨眉山的和尚确实把它当作“传家宝”倍加爱护,并以此引为骄傲的。老和尚还向我讲述了“文革”期间寺庙遭劫,和尚们以死保护“三宝”的故事。长老无戏言,我相信说的是真话。
  钢印、“佛牙”和极易损坏的“树叶书”,要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,并非易事。除铜印刻有大明万历的年号,证实它是快满四百年的文物外,据《峨眉文史》记载,梵文贝叶经是明万历年间,一位来我国礼佛的印度僧人送给峨眉山高僧无穷大师的,与铜印属同一时期的文物:而”佛牙”则是宋代一位僧人从斯里兰卡带回来的,距今至少在七百年以上。这数百年间,这座寺屡遭火灾,远的不说,单是1946年那次大火,殿堂亭阁烧成一片瓦砾,惟”三宝”安然无恙地保存下来。不难想象,在那儿免不了有一场”火中取宝”的搏斗!
  由此看来,峨眉山的和尚并不是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”那样的和尚,更不是如漫画中借喻的懒得连挑水也互相推诿的大锅饭和尚。他们虽入空门,但忠于职守,对于本寺的传家宝,不管发生什么天灾人祸,总是想方设法保护好,传给下一代,实在可敬可佩。
下得山来,成都报界的朋友向我讲了一则新闻: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,上峨眉山的游客日增,于是发生了上山“摘桃”的小闹剧,几个单位都想沾点”佛光”,捞点经济效益,争要寺庙的管理权。经过一番调查研究,政府最后决定,寺庙仍归和尚们承包,原因是他们本是栽树人,最能让树多结果、结好果。这个决定无疑是公正的。试想要是换了别人,这三件佛家之宝能保留四百年、七百年吗?
  峨眉山和尚的三件宝是不是稀世之物,还是留给佛学家们去研究,去考证。我的意思是:庙不在大,有宝则灵。各行各业都要有自己的传家宝,或物件,或技艺,或传统,并要让它一代代传下去,不但不使之失去光辉,还要不断增添新的风彩。时下有的人,对于自己过去的文明中的优良传统不屑一顾,视宝为草,丢掉自己的传家宝,我们不是也可以从峨眉山和尚得点启发吗?

 

相关阅读:
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//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slyw.cn/html/201201/5671730.html

网友评论:


图片新闻